谈谈新媒体时代九三人的角色担当
九三学社黔南州委副主委 邓 海
【摘要】随着我国通讯事业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力越来愈大,九三学社要坚持弘扬“民主与科学”传统,发挥党派的优势,敢于挑战,勇于担当,合理引导,依托新兴媒体,通过培养一批网络意见人士、强化网络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新媒体健康、良性发展,营造文明媒介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意见人士;文明媒介环境
随着我国通讯事业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意义的受众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接受者,借助现代传播媒介,受众从被动的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广泛地参与传播,大众言论空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表达言论的渠道更加广泛。近年来,网络环境可谓护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利用网络、通讯手段等传谣事件不断发生,影响恶劣,如的“秦火火”案,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秦火火”被司法机关绳之以法,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网络舆论、构建健康的传媒环境的思考。在信息产业成为新时期全球战略制高点的今天,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九三学社要发挥优势,勇于担当,依托新兴媒体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化解矛盾、构建和谐,推动健康的媒介环境、营造和谐、阳光的舆论氛围。
一、新媒体时代及其挑战
(一)关于新媒体
关于新媒体界定,学术界说法各一,五花八门,如:2008年5月19日,在由新传媒产业联盟、中国经济报刊协会、新传媒网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新媒体抗震救灾共同行动暨中国新媒体创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的:“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1]
纵观国内外学者、政要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新媒体界定的核心都基于传媒介质而定义的,我们认为:凡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均统称为新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博客、微信、贴吧、QQ空间、个人主页等等。新媒体传播媒介决定其传播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数字化、主动化等特点。
(二) 网络意见人士(意见领袖)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著名社会学家、美籍奥地利人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两极传播论”,首次提出了“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概念: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王竹立在《论网络意见领袖在统一战线中的角色和作用》指出意见领袖的主要来源有:网络评选的人物、专业网站的版主、网络名人、网络知识分子。[2]
如:2010年、2011年,中华网网民自发提名、票选产生了“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中国底层九大意见领袖”,郎咸平、戴旭、郭亦平、于建嵘、时寒冰、张宏良、易宪容、曹建海、孙锡良等人,被广大网民称为“中国底层民意的真实代表”、“草根阶层的喉舌”、“中国最有良心的一批文人”、“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2012年3月, 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意见领袖与网络舆论”圆桌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副教授发布了《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报告以网络影响力、传统媒体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五个维度为标准,对5000位候选人进行筛选,选出了“新浪微博”最具影响力的前100名用户。报告指出,在一系列通过微博制造的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年龄介于32岁至51岁之间的微博用户群体是影响网络舆的中坚力量;在最具影响力的TOP100微博用户中,媒体人、学者、作家和商人占主导,绝大多数具有话语影响力的用户是掌握相当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精英,微博的兴起看似赋予每个普通人平等发声的机会,但主导网络舆论的权力仍在少数知识分子和商界人士手中。[3]
以上种种,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意见人士(意见领袖)在新兴传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网络意见人士(意见领袖)介入了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过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在“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的今天,多元动因的推动下,掌握相当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精英为代表的一批传播者逐渐发展为网络意见领袖。
(三)新媒体健康媒介环境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新媒体传播事业迅猛发展,而相关管理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2012年5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的《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信息服务普惠民生”建设目标,即: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4亿户,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超过12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5部/百人;互联网网民超过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7%。(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亿户 ,光纤入户用户超过4000万户;3G用户超过4.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例超过36%;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为医疗、教育等公益机构提供宽带网络接入条件。”[4]
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官网分别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2013年1月、2013年7月、2014年1月发布的第27次、29次、31次、32次、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中“网民数”、“互联网普及率”、“手机网民数”、“农村人口网民比例”、“微博用户数”、“即时通信网民”等数据进行比对,可以看到新媒体发展的迅猛。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部分数据比对表[5]
统计截止
日期 |
网民数 |
互联网
普及率 |
手机
网民数 |
农村人口网民比例 |
微博
用户数 |
即时通信网民 |
2010年12月 |
4.57亿 |
34.3% |
3.03亿 |
27.3% |
6311万 |
|
2011年12月 |
5.13亿 |
38.3% |
3.56亿 |
26.5% |
2.45亿 |
|
2012年12月 |
5.64亿 |
42.1% |
4.20亿 |
27.6% |
3.09亿 |
|
2013年6月 |
5.91亿 |
44.1% |
4.64亿 |
27.9% |
|
4.97亿 |
2013年12月 |
6.18亿 |
45.8% |
5亿 |
28.6% |
2.81亿 |
5.32亿 |
2014年7月 |
6.32亿 |
46.9% |
5.27亿 |
28.2% |
|
5.64亿 |
2015年1月 |
6.49亿 |
47.9% |
5.57亿 |
27.5% |
|
5.8776亿 |
2015年7月 |
6.68亿 |
48.8% |
5.94亿 |
27.9% |
|
|
2016年1月 |
6.88亿 |
50.3% |
6.20亿 |
28.4% |
|
|
通过对《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新媒体主要介质的数字技术、互联网络的发展正推动着新媒体产业的高速发展。
当然,发展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是新媒体参与者几何级数的增长,一方面是相关管理法规建设的相对滞后。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诸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但这些法规制度大多是2005年以前制定的,已滞后于新媒体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修订、细化。
二是数字技术、通讯业的迅猛发展势必推动新媒体从业队伍不断壮大,网络从业人员年轻化、流动性大、思维活跃、价值观多元化、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管理的多元化。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新媒体的开放性、传播技术的多样化使得新媒体“把关人”角色[6]不断弱化的问题日趋突出,信息网络传播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信息的片面性、偏向性的传播问题依然会存在,公民非理性表达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商业化利益推动下的网络推手现象依然无法避免,网络暴力行为依然会出现,如何发挥新媒体在满足大众多元化需求、构建健康的新媒体媒介环境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当下必须深思的问题。
三是新媒体“受众”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与影响。以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为例,2014年、2015年29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比高达56%、55%;2014年、2015年初中学历网民占比达36.8%、37.4%;2014年、2015年高中(技校、中专)学历网民占比达30.6%、29.4%;2014年、2015年大专学历网民占比为10.4%、8.4%;2014年、20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为11.0%、11.2%。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网民的“低龄化”、低学历化折射出新媒体“受众”“低龄化”、低学历化趋势日趋明显,发挥新媒体在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

二、敢于挑战,勇于担当,九三学社要成为新媒体时代构建健康媒介环境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建设、舆论宣传的重要媒介、主要阵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学习、参政议政等行为的重要媒介,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工具。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新媒体的重要作用: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战略部署的高度。
九三学社成员主要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知识分子构成,普遍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开拓者,同时又是精神文化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霍克在其《民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功能》中指出的:“借逻辑学家约翰逊(W.E.Johnson)的话来说,知识分子(intellectual)的含义最丰而争议最少的定义就是:知识界(the intelligentsia)的一个成员。……知识分子是精神生活质量的天然保护者和糟粕的天然批判者,是理想的忠实卫士。”
广大九三学社成员要自觉履行“理想的忠实卫士”的职责,继承和发扬党派的光荣传统,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作用,积极依托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主流舆论的传播,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促进公众舆论的良性发展,在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大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要始终如一的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广大九三社员的政治认知,自觉继承和弘扬与中共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不断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正确认识党和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成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力量。
其次,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九三学社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作用,不断提高党派及其成员的媒体素养,提高获取、分析、评价及制造媒体信息的能力。
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在各类处境中取用(access)、理解(understand)及制造(create)媒体信息的能力。[7]无论是周大勇在《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8] 中对媒介素养相关概念的探究,还是王成宇在《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策略》中提出的:“媒介素养指对大众传播资源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和享用的能力,并通过媒介资源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人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态度,提高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和对媒介的批判是非能力的培养。”[9]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主动提高媒介素养时不我待,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只有不断提高获取、分析、评价及制造媒体信息的能力,才能在新媒体传播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充分依托新媒体,积极参政议政,彰显“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不断推进媒介环境的健康发展。
第三,在不断加强九三学社各级组织网站主页建设的同时,要充分依托数字杂志、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平台宣传九三、介绍九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第四,要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网络影响力、亲和力、网络活跃度高,能始终坚持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九三学社意见人士(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人士(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推动社内更多的专家、学者等精英人士积极融入新媒体,承担起传承先进文化、教育年青一代、引领新媒体舆论的责任,促进新媒体媒介环境的良性发展。
总之,新媒体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健康、良性的新媒体,民主党派责无旁贷,我们九三人要敢于挑战,主动融入,勇于担当,要成为新媒体时代构建健康媒介环境的重要力量,要充分依托新媒体平台,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文献索引:
[1] 新浪网.《2008中国新媒体创新论坛全部实录》.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0520/15134889346.shtml
[2]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王竹立《论网络意见领袖在统一战线中的角色和作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0v3of.html
[3]人民网2012年03月09日:《<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首发潘石屹、马云等商界人士领先》.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7343260.html
[4]中华人名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578927.html)
[5] 表中数据均出自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mrtj/
[6]“把关人”理念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他们负责对信息进行把关,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摘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1.
[7] 智库百科:《什么是媒体素养》http://wiki.mbalib.com/wiki/åªä»ç´ è´¨
[8]周大勇:《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http://www.chinajilin.com.cn/lilun/content/2010-12/03/content_2136823.htm.
[9]王成宇:《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策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JCB201212022.htm.
参考书目:
1、常昌富 李依倩 编选 关世杰等译:《大众传播学:影响范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2、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